近日,北京市有关部门宣布,今年将强制对3000多台“15岁”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“体检”。“广州也应该借鉴北京的做法,现在高层楼房那么多,电梯老龄化也很严重,都是出了故障才修,平时很少有人管。”家住天河区某小区的业主严先生表示,自家小区电梯常常“小病不断”,3部梯总有1部不能正常工作,“定期体检至少能让业主住得更安心一些”。
“老龄”电梯隐患多
“最近电梯问题是挺多的,一层楼3台电梯几乎隔不了2天就会有1台检修维护中,不能运行,上下班高峰等电梯等得心焦”,家住五羊新城某15年楼龄小区的业主李先生也向物业服务中心反映了这个情况。
其实,电梯运行的确存在很多隐患,特别是一些“老龄”电梯,已经老化而且故障频繁,有“罢工”将乘梯人困在电梯里,有的电梯胡乱“咬人”、“坑人”造成安全事故。电梯如同其他器械产品,存在零部件老化问题,但不少电梯管理方因各种理由不太愿意主动给“高领”电梯“体检”,能凑合就凑合,等到出问题才去给电梯“治病”。
据了解,住宅电梯安装投用后,电梯厂商通常提供1至2年免费维保。然而,随着广州市越来越多的电梯进入“老龄化”阶段,电梯维保问题愈发凸显。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-25年均属于“老龄”,由于我国不存在电梯强制报废制度,只要每年的年检合格,电梯才可以继续使用,一旦出现故障,就赶紧维修。
业主盼立法保障电梯安全
“现在广州的高层住宅越来越多,虽说都是新房子,但是电梯安全还是应当防患于未燃,学习北京的做法,强制体检,达到早预防、早治疗的效果”,家住天河区某小区的业主严先生表示,自家小区电梯常常“小病不断”,3部梯总有1部不能正常工作,“平时只看到电梯里广告牌定期更新,倒是见不到电梯定期维护”,他不禁吐槽说,“定期体检至少能让业主住得更安心一些”。
“我认为电梯安全对高层住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”,李先生说,现在不少新楼的电梯大堂都装修得富丽堂皇,然而电梯安全是否能保证真的是未知数,“安全问题不能说不信任物业,但是仅凭物业良心或者说责任感,还是不够稳妥”,他建议,是否能强制立法,或者由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。
电梯维保管理难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住宅楼配置一部中高档的电梯,设计、运输、安装等所有的费用大概在50万元左右。一般的电梯使用年限在15-18年之间。如果使用年限为70年的房子,中间至少要换三次电梯,按现行的标准需要150万元左右。目前高层住宅户型一般是按单元划分,以20层高的住宅楼每层6户为例测算,一个单元至少需要有两部电梯为120户业主服务,这120户业主在使用住宅的70年内,至少要分担三次共计900万元的电梯更换费,也就是每户至少要支付7.5万元的电梯更换费,而且,这还不包括一部电梯每年大约1万多元的养护费用。
根据《广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》,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是电梯安全监管的核心环节,也是当前管理的难点之一,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:一是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企业良莠不齐,行业内低价竞争现象导致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质量难以保障;二是安全责任难以确定,目前频繁变更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现象十分普遍,一旦发生事故,难以认定和追究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责任。
为此,该办法在“在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”一章,有针对性的规定了以下制度:一是将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与制造单位的售后服务挂钩,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,强化制造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义务。二是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管理和监管措施,包括规定了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备案制度;细化了上位法对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规范的要求,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;规定了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对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教育、培训要求;加强行业自律,要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分析与通报制度,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和规范运作。三是强化违法行为查处力度,对不依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保养工作的,可处以2万至5万的行政处罚。